「潛水的三個學習:除錯,冷靜,體驗」功夫老師學潛水(一):台灣潛水開放水域潛水員(Open Water Diver)訓練課程


台灣潛水PPADI認證全紀錄(共三集):第一集第二集第三集

堅持讓夢想成真

今年八月份我就慕名開始跟台灣潛水陳琦恩白金總監預約了三天(2016114日至6日)要去學潛水拿PADI認證,從8月到11月期間不斷有客戶希望預約這三天要辦課程,都被我婉拒了,我心裡想,既然決定了就一定要堅持才有機會讓夢想成真,感謝客戶成全與自己的堅持,終於在2016114日前往墾丁踏上三天潛水員訓練之路讓夢想成真了。

前一天晚上特別K書預習,總共五個章節有說明書也有影片,可以在訓練開始前先了解理論與該注意的觀念

第一天一大早六點就從家裡出發,搭上第一班高鐵於8:40抵達左營,立刻搭車直接到墾丁時已經11點了。一到達潛水池訓練場地立刻就開始第一天的練習,從早上11點一直練習到下午5點,我們幾乎沒有停過,非常緊湊的練習,五點結束後我突然發現我連午餐都沒有吃,這樣的經驗也是非常特別。每堂課中間的休息時間也只有十分鐘,包含把裝備完全卸載十分鐘後再立刻穿上,所以光是脫下與穿上潛水設備都不知道做了多少次了。


六堂紮實的PADI平靜水域潛水練習



第一堂課就是練習裝上自己的設備,我覺得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就是裝上自己的設備之後必須要檢查,養成讓自己習慣從左邊檢查到右邊的習慣比較不會出錯,例如裝上去之後,我們從左邊檢查每一個管線,有沒有出錯,這樣子是非常好的訓練,這讓我想到管理上在執行任務之後必須要進行檢查,做完而沒有檢查其實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
例如:潛伴下水前安全檢查包含五個檢查步驟BWRAF
B (BCD -浮力調整裝置):檢查調節器是否可以吹氣與放氣,檢查右胸拉繩否可以放氣,檢查BCD背部下方拉繩否可以放氣
W (Weights -配重帶):檢查配重腰帶是否可以快速拉開
R (Release -快卸扣):檢查六個快卸扣,四個在前方(胸扣、腹扣、左胸、右胸),兩個在後方(氣瓶上方小套環,氣瓶本體大套環)
A (Ai r - 空氣):檢查殘壓,在二級頭與備用二級頭同時吸氣的情況下確認殘壓表是否不動(大幅跳動為不正常)
F (Final OK -最後做 OK 的手勢):面鏡與蛙鞋是否完整


  
第二堂課,我們練習水中呼吸,這是我第一次穿潛水衣下水,第一次戴上面鏡,我以為空氣在面鏡裡是讓鼻子呼吸用的,可以我發現鼻子在面鏡裡面其實是呼吸不到空氣的,於是需要把呼吸管含在嘴裡進行呼吸,這個動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練習,我們在含上呼吸管之後,要在水裡開始練習嘴巴的呼吸,我覺得非常非常的神奇,我開始讓自己慢慢的感覺我的水中第一口氣,竟然完全可以用嘴巴來呼吸,而不是用鼻子來呼吸,這是非常特別的體驗。


第三堂課,我們練習了跨步式跳水潛水法,右手按住面鏡與二級頭,左手往前確定不會撞到任何東西,或者是可以按住身體任何可能會掉的東西,直接穿上蛙鞋右腳往前直接跳下去,慢慢的開始習慣完全在水中呼吸。緊接著我們練習各種疑難雜症的排除法,例如面鏡如果掉了怎麼辦?例如二級頭如果掉了怎麼辦?例如空氣沒有了怎麼辦?例如你的任何一個裝備出問題了怎麼辦?這些都是在學習排除困難的過程,讓我學習到排除困難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練習,可以讓自己在任何狀況下不會慌張,知道怎麼處理,我們才能夠從容面對真實的考驗。


第四堂課,我們開始練習水中的定位,也就是說我們如何在水中保持不動?運用BCD的充排氣閥與呼吸讓身體上升與下降並可以停留在水中,這裡的秘訣是透過BCD的充排氣閥做身體上下的大調整,透過呼吸做身體上下的小調整。在我們左手邊有一個BCD的充排氣閥可作控制,左手拿著按下去會充氣與排氣,可以先做大範圍的移動,神奇的是,身體竟然在吸氣的時候間隔兩秒會自動上升,吐氣的時候間隔兩秒會自動下降,這個也是非常特別的體驗,在過程當中我可以感覺到自己的身體不斷的在吸氣吐氣的過程當中上上下下定在任何一個位置上,這對潛水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讓自己可以定在3D空間中的任何一點,透過呼氣吸氣上上下下的微調,這是非常重要的中性定位技巧。


第五堂課,我們練習與潛伴一起上升或下潛,上升有五步驟,下潛五步驟,簡單說,每一個動作都是先提出一個手部信號,得到夥伴的認同之後,開始檢查周圍的環境,檢查自己的定位,檢查殘壓與相關數據,接下來就準備開始進行上升或下降的動作。


第六堂課,我們做一個綜合練習,我們嘗試讓自己,慢慢慢慢的調試自己的耳朵,調適自己的壓力,我們下降到十公尺的地方,這是我人生第一次下到十公尺深的地方,慢慢下去然後不斷捏著鼻子吐氣讓耳朵適應壓力,讓自己的空腔產生平衡,這樣子才不會造成自己身體不舒服。而上升的時候更需要讓自己慢慢慢慢的升到水上面,絕對不要憋氣,因為憋氣的話會讓自己的肺部突然變得很大,也就是空氣密度變小讓空間變大很可能會造成肺部的問題,這是非常危險的。所以我們上升的時候需要不斷不斷地吐氣,下降的時候必須不斷不斷的捏著鼻子吐氣,所以我自己想出一個口訣就是:下降一直捏,上升一直叫。

教練覺得我的學習能力還不錯,尤其是在水中可以很快地適應水中的呼吸,在水裡模擬進水與拆除裝上面鏡的技巧也非常熟練,可以在水中邊游邊拆裝,另外就是教練說我在潛水的時候,能夠保持身體在水中而不太會忽上(飛噴到水面)忽下(直接坐到水底),姿勢還蠻正確地,所以我覺得今天的表現還不錯。

可能是從早上11點一直緊湊的練習到下午5點,幾乎沒有停過也忘了吃午餐與喝水,所以晚餐之後,我突然覺得身體全身發熱很不舒服,感謝琦恩立刻去幫我拿了感冒藥,吃了之後就開始流汗,感覺有比較舒服了,另一個是肩膀非常的酸痛,因為過去在肩膀沒有過這麼強力的訓練,所以立刻去買了撒隆巴斯貼在肩膀上,果然平時要運動啊!

三個學習:除錯,冷靜,體驗

今天學習到最多的是,教練說:任何裝備都可能出錯,所以每個裝備都需要做演練。如果A裝備出錯,我們應該怎麼做?如果B裝備出錯,我們應該怎麼做,我們常常會把事情想的很完美,總覺得那個應該不會錯,我想這也是很多人做專案管理或工作時常常出錯的原因吧,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要想像任何事都可能出錯,任何裝備都可能出錯,把這當成一個處事的原則可以避免許多未知的問題。

第二個我學習最多的是,遇到狀況的時候,先冷靜思考一下,先讓自己停一下,不要太慌張想要立刻處理,腦袋先輕鬆放鬆一下,讓自己好好想一想,以及重複思考教練所說的每一個動作,這樣我們在出錯的時候就不會太緊張而不曉得怎麼做,而是想辦法讓自己在當下先告訴自己,「停!想一下,現在可以怎麼做?」我覺得這個也是我們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應該要具備的思維。

第三,我永遠記得剛下水的時候我做的第一次呼吸,原來我們可以不用靠鼻子呼吸,完全可以靠嘴巴呼吸,而這個經驗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原先我覺得面鏡是唯一可以讓我們把空氣透過鼻子吸進去的唯一管道,沒想到教練卻說要做拆除面鏡的練習,不會吧!這個面鏡如果拆除了,鼻子其實是完全暴露在水中的,而神奇的是,練習完之後發現,竟然可以不用靠面鏡,不用靠鼻子,完全可以用嘴巴來呼吸,這是我完全沒想到的體驗。我想我會永遠記得第一次,自己的不一樣體驗是很特別的,從來不曾想過完全靠嘴巴可以呼吸的這件事情,今天算是做第一次嘗試,在自己的人生體驗上也多了不一樣的嘗試跟體驗。


最令我感到驚訝的是,陳琦恩教練身為白金總監平時幾乎不進行教學而由子弟兵來進行,這次從頭到尾都是陳琦恩教練進行一對一指導,而且為了提升練習效率,他還特別找了另外一位教練來當潛伴進行演練,所以這真是一個非常棒的體驗,謝謝琦恩教練。

準備進入真實的海洋囉!待續。

台灣潛水PADI認證全紀錄(共三集):第一集第二集第三集

COMMENTS

名稱

公益活動,3,公開課程演講,14,出版著作,12,功夫創新觀點,38,功夫語錄,10,功夫觀點,124,企業內訓,73,推薦書,5,創新工具箱,25,超級創新力,13,廣播節目,5,聯絡功夫老師,6,
ltr
item
劉恭甫-功夫老師部落格|創新講師兩岸上市公司推薦度最高|創新管理實戰研究中心: 「潛水的三個學習:除錯,冷靜,體驗」功夫老師學潛水(一):台灣潛水開放水域潛水員(Open Water Diver)訓練課程
「潛水的三個學習:除錯,冷靜,體驗」功夫老師學潛水(一):台灣潛水開放水域潛水員(Open Water Diver)訓練課程
「潛水的三個學習:除錯,冷靜,體驗」功夫老師學潛水:台灣潛水開放水域潛水員(Open Water Diver)訓練課程 堅持讓夢想成真 今年八月份我就慕名開始跟台灣潛水陳琦恩白金總監預約了三天(2016年11月4日至6日)要去學潛水拿PADI認證,從8月到11月期間不斷有客戶希望預約這三天要辦課程,都被我婉拒了,我心裡想,既然決定了就一定要堅持才有機會讓夢想成真,感謝客戶成全與自己的堅持,終於在2016年11月4日前往墾丁踏上三天潛水員訓練之路讓夢想成真了。 前一天晚上特別K書預習,總共五個章節有說明書也有影片,可以在訓練開始前先了解理論與該注意的觀念 第一天一大早六點就從家裡出發,搭上第一班高鐵於8:40抵達左營,立刻搭車直接到墾丁時已經11點了。一到達潛水池訓練場地立刻就開始第一天的練習,從早上11點一直練習到下午5點,我們幾乎沒有停過,非常緊湊的練習,五點結束後我突然發現我連午餐都沒有吃,這樣的經驗也是非常特別。每堂課中間的休息時間也只有十分鐘,包含把裝備完全卸載十分鐘後再立刻穿上,所以光是脫下與穿上潛水設備都不知道做了多少次了。 六堂紮實的PADI平靜水域潛水練習 第一堂課就是練習裝上自己的設備,我覺得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就是裝上自己的設備之後必須要檢查,養成讓自己習慣從左邊檢查到右邊的習慣比較不會出錯,例如裝上去之後,我們從左邊檢查每一個管線,有沒有出錯,這樣子是非常好的訓練,這讓我想到管理上在執行任務之後必須要進行檢查,做完而沒有檢查其實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 例如:潛伴下水前安全檢查包含五個檢查步驟BWRAF B (BCD -浮力調整裝置):檢查調節器是否可以吹氣與放氣,檢查右胸拉繩否可以放氣,檢查BCD背部下方拉繩否可以放氣 W (Weights -配重帶):檢查配重腰帶是否可以快速拉開 R (Release -快卸扣):檢查六個快卸扣,四個在前方(胸扣、腹扣、左胸、右胸),兩個在後方(氣瓶上方小套環,氣瓶本體大套環) A (Ai r - 空氣):檢查殘壓,在二級頭與備用二級頭同時吸氣的情況下確認殘壓表是否不動(大幅跳動為不正常) F (Final OK -最後做 OK 的手勢):面鏡與蛙鞋是否完整 第二堂課,我們練習水中呼吸,這是我第一次穿潛水衣下水,第一次戴上面鏡,我以為空氣在面鏡裡是讓鼻子呼吸用的,可以我發現鼻子在面鏡裡面其實是呼吸不到空氣的,於是需要把呼吸管含在嘴裡進行呼吸,這個動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練習,我們在含上呼吸管之後,要在水裡開始練習嘴巴的呼吸,我覺得非常非常的神奇,我開始讓自己慢慢的感覺我的水中第一口氣,竟然完全可以用嘴巴來呼吸,而不是用鼻子來呼吸,這是非常特別的體驗。 第三堂課,我們練習了跨步式跳水潛水法,右手按住面鏡與二級頭,左手往前確定不會撞到任何東西,或者是可以按住身體任何可能會掉的東西,直接穿上蛙鞋右腳往前直接跳下去,慢慢的開始習慣完全在水中呼吸。緊接著我們練習各種疑難雜症的排除法,例如面鏡如果掉了怎麼辦?例如二級頭如果掉了怎麼辦?例如空氣沒有了怎麼辦?例如你的任何一個裝備出問題了怎麼辦?這些都是在學習排除困難的過程,讓我學習到排除困難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練習,可以讓自己在任何狀況下不會慌張,知道怎麼處理,我們才能夠從容面對真實的考驗。 第四堂課,我們開始練習水中的定位,也就是說我們如何在水中保持不動?運用調節器與呼吸讓身體上升與下降並可以停留在水中,這裡的秘訣是透過調節器做身體上下的大調整,透過呼吸做身體上下的小調整。在我們左手邊有一個BCD的充排氣閥可作控制,左手拿著按下去會充氣與排氣,可以先做大範圍的移動,神奇的是,身體竟然在吸氣的時候間隔兩秒會自動上升,吐氣的時候間隔兩秒會自動下降,這個也是非常特別的體驗,在過程當中我可以感覺到自己的身體不斷的在吸氣吐氣的過程當中上上下下定在任何一個位置上,這對潛水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讓自己可以定在3D空間中的任何一點,透過呼氣吸氣上上下下的微調,這是非常重要的中性定位技巧。 第五堂課,我們練習與潛伴一起上升或下潛,上升有五步驟,下潛五步驟,簡單說,每一個動作都是先提出一個手部信號,得到夥伴的認同之後,開始檢查周圍的環境,檢查自己的定位,檢查殘壓與相關數據,接下來就準備開始進行上升或下降的動作。 第六堂課,我們做一個綜合練習,我們嘗試讓自己,慢慢慢慢的調試自己的耳朵,調適自己的壓力,我們下降到十公尺的地方,這是我人生第一次下到十公尺深的地方,慢慢下去然後不斷捏著鼻子吐氣讓耳朵適應壓力,讓自己的空腔產生平衡,這樣子才不會造成自己身體不舒服。而上升的時候更需要讓自己慢慢慢慢的升到水上面,絕對不要憋氣,因為憋氣的話會讓自己的肺部突然變得很大,也就是空氣密度變小讓空間變大很可能會造成肺部的問題,這是非常危險的。所以我們上升的時候需要不斷不斷地吐氣,下降的時候必須不斷不斷的捏著鼻子吐氣,所以我自己想出一個口訣就是:下降一直捏,上升一直叫。 教練覺得我的學習能力還不錯,尤其是在水中可以很快地適應水中的呼吸,在水裡模擬進水與拆除裝上面鏡的技巧也非常熟練,可以在水中邊游邊拆裝,另外就是教練說我在潛水的時候,能夠保持身體在水中而不太會忽上(飛噴到水面)忽下(直接坐到水底),姿勢還蠻正確地,所以我覺得今天的表現還不錯。 可能是從早上11點一直緊湊的練習到下午5點,幾乎沒有停過也忘了吃午餐與喝水,所以晚餐之後,我突然覺得身體全身發熱很不舒服,感謝琦恩立刻去幫我拿了感冒藥,吃了之後就開始流汗,感覺有比較舒服了,另一個是肩膀非常的酸痛,因為過去在肩膀沒有過這麼強力的訓練,所以立刻去買了撒隆巴斯貼在肩膀上,果然平時要運動啊! 三個學習:除錯,冷靜,體驗 今天學習到最多的是,教練說:任何裝備都可能出錯,所以每個裝備都需要做演練。如果A裝備出錯,我們應該怎麼做?如果B裝備出錯,我們應該怎麼做,我們常常會把事情想的很完美,總覺得那個應該不會錯,我想這也是很多人做專案管理或工作時常常出錯的原因吧,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要想像任何事都可能出錯,任何裝備都可能出錯,把這當成一個處事的原則可以避免許多未知的問題。 第二個我學習最多的是,遇到狀況的時候,先冷靜思考一下,先讓自己停一下,不要太慌張想要立刻處理,腦袋先輕鬆放鬆一下,讓自己好好想一想,以及重複思考教練所說的每一個動作,這樣我們在出錯的時候就不會太緊張而不曉得怎麼做,而是想辦法讓自己在當下先告訴自己,「停!想一下,現在可以怎麼做?」我覺得這個也是我們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應該要具備的思維。 第三,我永遠記得剛下水的時候我做的第一次呼吸,原來我們可以不用靠鼻子呼吸,完全可以靠嘴巴呼吸,而這個經驗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原先我覺得面鏡是唯一可以讓我們把空氣透過鼻子吸進去的唯一管道,沒想到教練卻說要做拆除面鏡的練習,不會吧!這個面鏡如果拆除了,鼻子其實是完全暴露在水中的,而神奇的是,練習完之後發現,竟然可以不用靠面鏡,不用靠鼻子,完全可以用嘴巴來呼吸,這是我完全沒想到的體驗。我想我會永遠記得第一次,自己的不一樣體驗是很特別的,從來不曾想過完全靠嘴巴可以呼吸的這件事情,今天算是做第一次嘗試,在自己的人生體驗上也多了不一樣的嘗試跟體驗。 最令我感到驚訝的是,陳琦恩教練身為白金總監平時幾乎不進行教學而由子弟兵來進行,這次從頭到尾都是陳琦恩教練進行一對一指導,而且為了提升練習效率,他還特別找了另外一位教練來當潛伴進行演練,所以這真是一個非常棒的體驗,謝謝琦恩教練。 準備進入真實的海洋囉!待續。
https://1.bp.blogspot.com/-YdkN9z7yzRw/WCMoNeS4c2I/AAAAAAAAEho/CCIQRJLmX3g6luiHF_RsSknkufTl9LuHgCLcB/s640/2016-11-04-1_1280x960.JPG
https://1.bp.blogspot.com/-YdkN9z7yzRw/WCMoNeS4c2I/AAAAAAAAEho/CCIQRJLmX3g6luiHF_RsSknkufTl9LuHgCLcB/s72-c/2016-11-04-1_1280x960.JPG
劉恭甫-功夫老師部落格|創新講師兩岸上市公司推薦度最高|創新管理實戰研究中心
https://www.jackyliuworld.com/2016/11/open-water-diver.html
https://www.jackyliuworld.com/
https://www.jackyliuworld.com/
https://www.jackyliuworld.com/2016/11/open-water-diver.html
true
8457940890943731253
UTF-8
Loaded All Posts Not found any posts VIEW ALL Readmore Reply Cancel reply Delete By Home PAGES POSTS View All RECOMMENDED FOR YOU LABEL ARCHIVE SEARCH ALL POSTS Not found any post match with your request Back Home Sunday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Saturday Sun Mon Tue Wed Thu Fri Sat January February March April May June 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 Jan Feb Mar Apr May Jun Jul Aug Sep Oct Nov Dec just now 1 minute ago $$1$$ minutes ago 1 hour ago $$1$$ hours ago Yesterday $$1$$ days ago $$1$$ weeks ago more than 5 weeks ago Followers Follow THIS PREMIUM CONTENT IS LOCKED STEP 1: Share to a social network STEP 2: Click the link on your social network Copy All Code Select All Code All codes were copied to your clipboard Can not copy the codes / texts, please press [CTRL]+[C] (or CMD+C with Mac) to copy Table of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