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國際新創團隊中學到的三件事


這個真實體驗讓我重新思考什麼是「跨文化溝通」?

如果您常常需要與不同國家的團隊成員溝通,你可能會有跟我相同的體會,故事從一年前開始。


故事從一年前開始

因為兒子過敏,去年我買了一台由台灣艾特維團隊所開發的物聯智慧空氣清淨機 - 小腰機,買回家後,老婆覺得造型不錯功能也很棒就開始使用了。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先打開半小時,有一次不小心沒有關掉整個晚上都在使用,意外發現兒子早上沒有常見的早起打噴嚏流鼻水的過敏現象,所以我們慢慢的使用時間愈來愈長,連晚上睡覺都會打開來。緊接著問題來了......



就是晚上時段如果偵測到空氣品質不佳而自動加速的狀態時,運轉的聲音會覺得比較吵,於是開始跟研發團隊回饋自動加速運轉而產生風切聲噪音的問題,也慢慢的反饋意見愈來愈多,甚至希望加入人工智慧優化的功能等等,可能是之前超過十年產品經理的經驗,讓我會對於這些使用體驗有一定的敏銳度。我這個角色很像是Beta Tester(產品測試者)的角色,我並沒有正式成為該公司的Beta Tester,但是之前的工作習慣讓我主動這樣做,經過一段時間後,可能是這家公司覺得我持續不斷的給意見覺得很棒,於是該公司主動提出希望邀請我成為他們的行銷顧問(sales and marketing consultant)

從測試者到成為國際新創團隊顧問

由於我的講師顧問行程滿檔,實在無法再接下一個顧問的工作,但是對方總經理的誠意打動了我,再加上這個團隊嘗試了新組合,與德國人與荷蘭人合作,這件事讓我產生無比的興趣,於是我就答應了這個「國際化新創團隊」的任務。


德國系統設計師Ulrich Pabst,是位德國認證的建築物節能專家(Gebäudeeneergieberater; Building energy saving consultant),對如何以最節能方式來預防建築物環境生病 (SBS; Sick Building Symptom) 頗有研究,其中包含了各項室內環境控制的專家知識。而荷蘭系統設計師Kerwin Chang則是位二十年以上經驗的溫室專家,研究溫室內的溫溼度、通風、照明等室內環境控制,來讓經濟性植物在良好的環控條件下生長。這兩位歐洲系統設計師,架構了新產品以「室內環境控制專家系統」為出發點的設計理念。

最令我感到興趣的是,這兩位歐洲環境控制專家也是因為自身及子女的長年氣喘與過敏問題,希望能透過設計更符合需求的空氣清淨機來解決,因而加入這樣的團隊合作。

真正的問題出現了

正式成為該公司的行銷顧問(sales and marketing consultant)之後,真正的問題開始出現了。到底是什麼問題呢?就是歐洲團隊的思考方式跟台灣團隊的思考方式出發點頗為不同,需要深度磨合才行!怎麼說呢?

台灣團隊強於技術突破與人工智能A.I.的功能應用,所以思考方向都是「技術的應用」;反觀歐洲團隊,他們則希望不管用什麼技術,反正要能達到「個人化需求滿足與生活體驗價值」;

身為外部顧問的我,覺得雙方的觀點其實都對,目標也都一致,只是表達與思考方式出發點不一樣。於是我開始為雙方團隊進行「思考的連結」,讓雙方所提出的想法進行兼顧磨合,想辦法達到「台灣技術應用經驗連結歐洲生活體驗價值」的共識與連結。

例如,歐洲思維是先提出「個人化居家生活守衛者」也就是「personalized home health guardian」,思維上是先定位「生活價值」隨時隨地體現重要價值,不是從技術應用思考,而是「因為什麼,我這樣生活才是有價值的」。而台灣團隊才開始思考我們要運用哪些A.I. 人工智慧或app scenario (應用情境) 來成就這個價值。



原來溝通模式這麼不一樣

歐洲團隊認為,技術是一個好產品的基本功夫。台灣的確有高超技術能力,但往往設計上都是一直強調產品功能有多強,規格有多棒。但是歐洲的設計精神,並非以這個技術基礎為出發點,而是先定義產品要帶給人們什麼生活的體驗,甚至夢想,在產品解決某個問題的同時,也同樣將生活層次提高,產生享受生活的人性化設計,然後再去尋找有什麼技術可以達到這個目標;這也是在設計外觀跟使用介面上時,歐洲團隊一直在跟台灣團隊強調的重點。

另一個方面,亞洲設計產品往往加入太多不必要的功能,這些功能可能聽起來很酷炫,但實際上不見得每個人都需要Kerwin舉了一個例子:在台灣買車子,一個價格可能包山包海,皮椅、DVD、高級踏墊、晴雨窗,等等。歐洲就完全不同,車體主體是一個價位,不含冷氣、皮椅、導航、影音系統,消費者自己再從長長的清單中挑選你要的附加設備。這個觀念,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個人化」的概念。每個人需求不同,產品應該就要有這種設計跟能力去滿足消費者。

台灣團隊具有的 A.I.人工智慧及物連網等技術,剛好可以符合歐洲團隊對於個人化設計的要求;再者,這也是為什麼BRISE不是設計為運轉功率很高的大型機種,而是設計剛好適合大部分家庭的空間的需求。而遇到較大空間需求時,卻可以利用智慧調整及多台BRISE協同合作運轉等創新設計,在濾淨效率與節能及生活空間上取得前所未有的美妙平衡。

歐洲思維與台灣思維終於達成共識

很高興最後看到了兩個團隊達到共識後的密切合作,也見證到了歐洲思維與台灣思維的不同,這樣思考的不同點正是我們要學習的。所以「提早在產品設計之初就加入國際生活體驗」,而不是有技術只等著人家來OEM,才是台灣未來的出路。

最後,真的非常高興這個產品在初聲試啼階段,就得到非常多的市場關注與創新獎項:

台灣艾特維 榮獲經濟部「新創事業獎」科技產業組金質獎

美國媒體報導:

荷蘭媒體報導:

德國媒體報導:

我在國際新創團隊中學到的三件事

這是我在2016年因緣際會進行的特殊任務,最後總結我在這個國際新創團隊中學到的三件事
第一:歐洲團隊的思考方式跟台灣團隊的思考方式出發點頗為不同,需要深度磨合才行
第二:學習不同文化所思考的不同點。
第三:提早在產品設計之初就加入國際生活體驗



COMMENTS

名稱

公益活動,3,公開課程演講,14,出版著作,12,功夫創新觀點,38,功夫語錄,10,功夫觀點,124,企業內訓,73,推薦書,5,創新工具箱,25,超級創新力,13,廣播節目,5,聯絡功夫老師,6,
ltr
item
劉恭甫-功夫老師部落格|創新講師兩岸上市公司推薦度最高|創新管理實戰研究中心: 我在國際新創團隊中學到的三件事
我在國際新創團隊中學到的三件事
這個真實體驗讓我重新思考什麼是「跨文化溝通」? 如果您常常需要與不同國家的團隊成員溝通,你可能會有跟我相同的體會,故事從一年前開始。 一切從產品經理思維開始 因為兒子過敏,去年我買了一台由台灣艾特維團隊所開發的物聯智慧空氣清淨機 - 小腰機,買回家後,老婆覺得造型不錯功能也很棒就開始使用了。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先打開半小時,有一次不小心沒有關掉整個晚上都在使用,意外發現兒子早上沒有常見的早起打噴嚏流鼻水的過敏現象,所以我們慢慢的使用時間愈來愈長,連晚上睡覺都會打開來。 緊接著問題來了,就是晚上時段如果偵測到空氣品質不佳而自動加速的狀態時,運轉的聲音會覺得比較吵,於是開始跟研發團隊回饋自動加速運轉而產生風切聲噪音的問題,也慢慢的反饋意見愈來愈多,甚至希望加入人工智慧優化的功能等等,可能是之前超過十年產品經理的經驗,讓我會對於這些使用體驗有一定的敏銳度。我這個角色很像是Beta Tester(產品測試者)的角色,我並沒有正式成為該公司的Beta Tester,但是之前的工作習慣讓我主動這樣做,經過一段時間後,可能是這家公司覺得我持續不斷的給意見覺得很棒,於是該公司主動提出希望邀請我成為他們的行銷顧問(sales and marketing consultant)。 從使用者到成為國際新創團隊顧問 由於我的講師顧問行程滿檔,實在無法再接下一個顧問的工作,但是對方總經理的誠意打動了我,再加上這個團隊嘗試了新組合,與德國人與荷蘭人合作,這件事讓我產生無比的興趣,於是我就答應了這個「國際化新創團隊」的任務。 德國系統設計師Ulrich Pabst,是位德國認證的建築物節能專家(Gebäudeeneergieberater; Building energy saving consultant),對如何以最節能方式來預防建築物環境生病 (SBS; Sick Building Symptom) 頗有研究,其中包含了各項室內環境控制的專家知識。而荷蘭系統設計師Kerwin Chang則是位二十年以上經驗的溫室專家,研究溫室內的溫溼度、通風、照明等室內環境控制,來讓經濟性植物在良好的環控條件下生長。這兩位歐洲系統設計師,架構了新產品以「室內環境控制專家系統」為出發點的設計理念。 最令我感到興趣的是,這兩位歐洲環境控制專家也是因為自身及子女的長年氣喘與過敏問題,希望能透過設計更符合需求的空氣清淨機來解決,因而加入這樣的團隊合作。 真正的問題出現了 正式成為該公司的行銷顧問(sales and marketing consultant)之後,真正的問題開始出現了。到底是什麼問題呢?就是歐洲團隊的思考方式跟台灣團隊的思考方式出發點頗為不同,需要深度磨合才行!怎麼說呢? 台灣團隊強於技術突破與人工智能A.I.的功能應用,所以思考方向都是「技術的應用」;反觀歐洲團隊,他們則希望不管用什麼技術,反正要能達到「個人化需求滿足與生活體驗價值」; 身為外部顧問的我,覺得雙方的觀點其實都對,目標也都一致,只是表達與思考方式出發點不一樣。於是我開始為雙方團隊進行「思考的連結」,讓雙方所提出的想法進行兼顧磨合,想辦法達到「台灣技術應用經驗連結歐洲生活體驗價值」的共識與連結。 例如,歐洲思維是先提出「個人化居家生活守衛者」也就是「personalized home health guardian」,思維上是先定位「生活價值」隨時隨地體現重要價值,不是從技術應用思考,而是「因為什麼,我這樣生活才是有價值的」。而台灣團隊才開始思考我們要運用哪些A.I. 人工智慧或app scenario (應用情境) 來成就這個價值。 原來溝通模式這麼不一樣 歐洲團隊認為,技術是一個好產品的基本功夫。台灣的確有高超技術能力,但往往設計上都是一直強調產品功能有多強,規格有多棒。但是歐洲的設計精神,並非以這個技術基礎為出發點,而是先定義產品要帶給人們什麼生活的體驗,甚至夢想,在產品解決某個問題的同時,也同樣將生活層次提高,產生享受生活的人性化設計,然後再去尋找有什麼技術可以達到這個目標;這也是在設計外觀跟使用介面上時,歐洲團隊一直在跟台灣團隊強調的重點。 另一個方面,亞洲設計產品往往加入太多不必要的功能,這些功能可能聽起來很酷炫,但實際上不見得每個人都需要。Kerwin舉了一個例子:在台灣買車子,一個價格可能包山包海,皮椅、DVD、高級踏墊、晴雨窗,…等等。歐洲就完全不同,車體主體是一個價位,不含冷氣、皮椅、導航、影音系統,消費者自己再從長長的清單中挑選你要的附加設備。這個觀念,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個人化」的概念。每個人需求不同,產品應該就要有這種設計跟能力去滿足消費者。 台灣團隊具有的 A.I.人工智慧及物連網等技術,剛好可以符合歐洲團隊對於個人化設計的要求;再者,這也是為什麼BRISE不是設計為運轉功率很高的大型機種,而是設計剛好適合大部分家庭的空間的需求。而遇到較大空間需求時,卻可以利用智慧調整及多台BRISE協同合作運轉等創新設計,在濾淨效率與節能及生活空間上取得前所未有的美妙平衡。 歐洲思維與台灣思維終於達成共識 很高興最後看到了兩個團隊達到共識後的密切合作,也見證到了歐洲思維與台灣思維的不同,這樣思考的不同點正是我們要學習的。所以「提早在產品設計之初就加入國際生活體驗」,而不是有技術只等著人家來OEM,才是台灣未來的出路。 最後,真的非常高興這個產品在初聲試啼階段,就得到非常多的市場關注與創新獎項: 台灣艾特維 榮獲經濟部「新創事業獎」科技產業組金質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1129001111-260210 美國媒體報導: http://www.trendhunter.com/trends/air-purifier-cleaner http://www.homecrux.com/2016/12/08/58164/brise-air-purifier-with-ai-learns-about-you-for-personalized-clean-air.html http://phoneradar.com/brise-air-purifier-artificial-intelligence-adjusts-cleans-air-sensors-data-collaboration/ http://gizmoreport.com/brise-air-purifier/ http://www.damngeeky.com/2016/12/09/45924/with-brise-your-loved-ones-will-breathe-healthy-air.html http://www.connectedcrib.com/brise-air-purifier-ai/ 荷蘭媒體報導: http://www.dutch-tech.nl/2016/12/brise-s-werelds-eerste-via-wifi.html http://startupdates.nl/brise-the-first-air-purifier-with-artificial-intelligence/ http://dutchstartupmap.com/startup/brise-care/ http://www.gadgetgear.nl/2016/12/brise-is-nederlandse-luchtreiniger-dyson-wilt-verslaan/ 德國媒體報導: ​https://youbrain.de/product/brise-wifi-faehige-raumluftreiniger-mit-intelligenz/ http://produkt-tests.com/kickstarter-kampagne-fuer-innovativen-luftreiniger-brise/#more-38079 我在國際新創團隊中學到的三件事 這是我在2016年因緣際會進行的特殊任務,最後總結我在這個國際新創團隊中學到的三件事 第一:讓你的團隊有高度異質化,DNA就會不一樣。 第二:歐美思維跟台灣思維不一樣但可以找到共同點。 第三:找到鐵粉成為Beta Tester是產品上市前優化的重要任務。
https://2.bp.blogspot.com/-BFYIb4tY7C8/WG-O28zPn3I/AAAAAAAAEpI/XN0POlbZEbseqK6PZ8nC-RzcCDC6nDV0gCLcB/s640/15935536_1638670149483126_1405833053_o.jpg
https://2.bp.blogspot.com/-BFYIb4tY7C8/WG-O28zPn3I/AAAAAAAAEpI/XN0POlbZEbseqK6PZ8nC-RzcCDC6nDV0gCLcB/s72-c/15935536_1638670149483126_1405833053_o.jpg
劉恭甫-功夫老師部落格|創新講師兩岸上市公司推薦度最高|創新管理實戰研究中心
https://www.jackyliuworld.com/2017/01/blog-post.html
https://www.jackyliuworld.com/
https://www.jackyliuworld.com/
https://www.jackyliuworld.com/2017/01/blog-post.html
true
8457940890943731253
UTF-8
Loaded All Posts Not found any posts VIEW ALL Readmore Reply Cancel reply Delete By Home PAGES POSTS View All RECOMMENDED FOR YOU LABEL ARCHIVE SEARCH ALL POSTS Not found any post match with your request Back Home Sunday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Saturday Sun Mon Tue Wed Thu Fri Sat January February March April May June 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 Jan Feb Mar Apr May Jun Jul Aug Sep Oct Nov Dec just now 1 minute ago $$1$$ minutes ago 1 hour ago $$1$$ hours ago Yesterday $$1$$ days ago $$1$$ weeks ago more than 5 weeks ago Followers Follow THIS PREMIUM CONTENT IS LOCKED STEP 1: Share to a social network STEP 2: Click the link on your social network Copy All Code Select All Code All codes were copied to your clipboard Can not copy the codes / texts, please press [CTRL]+[C] (or CMD+C with Mac) to copy Table of Content